第三百八十七章 夏口(1/ 2)
“诸君对此如何看?”
韩嵩退下后,曹操看向自己的心腹谋臣们,目光最终锁定在荀攸、贾诩二人身上。
当初荀攸在董卓死后,曾以“巴蜀险固,人民殷盛”,求为蜀郡太守,但因刘焉、刘表交恶,道路断绝,因而滞留荆州数年。
而贾诩之前则依附于南阳张绣,与刘表多有往来。论及对刘表的了解,众人无出二者之右。
荀攸今年四十六岁,作为曹操的谋主,其外貌敦厚古朴,并无出奇之处,曹操评价其:“外愚内智,外怯内勇,外弱内强,智可及,愚不可及。”
贾诩年长荀攸十岁,今年已经五十六岁,面容清癯,双目狭长,或许是智者的通病,其颔下胡须已经花白大半。
荀攸率先出言道:“刘表素无王霸之略,入主荆州十余载,只知坐保江汉间,而无四方之志。今刘景崛起于内,孙权觊觎于外,刘表自保尚且艰难,已难与明公争锋。夫建大事者,不忌小怨,眼下刘表势穷来归,明公不妨纳之,以示天下。”
贾诩亦颔首赞同道:“军师言之有理。明公欲加威德于四海,允刘表之请,有益无害。且刘表此刻腹背受敌,岌岌可危,明公若发兵大举进攻,刘表纵然以刘备拒之,亦难逃败亡的结局。只是这却未必对明公有利。”
“这是为何?”曹操问道。
贾诩答道:“袁绍虽败,犹据四州之地,带甲十万,今北方未定,明公便举兵南下,或可尽收南阳之地,却无法占有汉沔以南。孙权继位不久,内部未肃,大军出征在外,江东不日必乱。最终得利者,不外刘备、刘景二人。”
说到刘景时,贾诩下意识皱起眉头,相比于江东的孙权,他们对荆南的刘景更加陌生,这是因为朝廷的势力与江东接壤,与荆南则隔着刘表,他们对刘景的认识,全部来自于传言,还是那种转了不知几手的传言。
贾诩继续说道:“刘备乃明公宿敌,有雄才而得人心,若使其重复昔日徐州故事,必为明公心腹大患。但更可虑的,却是刘景。此人以一城起家,摧刘表于鼎盛,而尽有荆南四郡。传闻此人龙章凤姿,神智天授,百家博览,政事文辩,用兵韬略,无一不精,盖有世祖之风。使其一统荆州,恐危害不下于袁绍,从此南方不复为国家所有矣。”
贾诩这一番言论,令室中众人,皆陷入沉思。
“去年张(津)交州遣使至许都,状告刘景派兵入侵交州,占领郁林,由此观之,刘景绝非如其自己所言,忠心为国,而是心怀异志,明公不可不防。”
开口说话之人,乃是军祭酒郭嘉,他是曹操心腹谋臣中年纪最轻者,今年才三十三岁。其五官英俊,气质脱俗,风仪甚佳,只是身体略显单薄。
“孙权亦然……”郭嘉又道,“过去明公专意北方,无暇南顾。而今明公大破袁绍,仗威东夏,则可稍顾南方。刘景、孙权,皆有胞弟,明公不如趁此机会,让二人遣弟入许都为质。”
钟繇、董昭、夏侯惇等人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曹操也认为郭嘉的提议不错,刘景、孙权遣弟入质最好,就算拒绝,对他也没什么损失。
曹操随后又与众谋臣商讨许久,最后定下决策,即内纳刘表归顺,外令刘景、孙权入质,而后陈兵于汝(南)、颍(川)之间,静观刘表、刘景、孙权三方争斗,从而坐收渔翁之利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